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政府陆续推出吸纳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多项政策,包括将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同比增加。这一方面让“考研族”欣喜入学机会的增大,另一方面则又引发公众对未来“学历贬值”的担忧。而这喜忧参半的背后我们厘清需要扩招与学历贬值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增加人才存量的同时避免人才泡沫的出现。
鉴于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874万人,当下研究生大扩招存在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公司停工停产、招聘停滞及公司适度减员,让毕业生岗位难求。当下就业形式严峻,主要在于中小公司受疫情影响难以维持以往体量,超过7成中小公司选择稳定当下人员规模或断尾求生进行适度减员。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中,1月份和2月份全国城镇失业率达到5.3%和6.2%。
其次,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扩大,精准扩招为此类人才提增量。此次研究生扩招比例将重点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以及人工智能等紧缺型人才的专业倾斜,并以专业学位的培养路径为主,重点关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招录,以调整当下就业市场人才结构、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
再者,当下中国高学历人才比例与国际对比仍稍显弱势。研究生数量在整体人群中的比例偏低,尤其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口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2017年国家统计年鉴中的100万个样本中,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仅为,远低于美国的研究生人口比例。
但相当比例的社会大众认为扎堆考研会“稀释”学历含金量,未来或将导致“学历贬值”。在2008至2018年,中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39万余人上升到76万余人,增幅高达93.5%;而报名人数也是一路激增从2008年的120万考生上升到2019年341万,接近涨幅率。反观高校的招录比,依然保持在30%以上比例,研究生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学历的“稀缺价值”。
扩招后的高学历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门槛水涨船高,硕士起步的招聘要求引发众人对“学历贬值”的感慨。显示,市场上57%的公司倾向于招聘国内重点高校毕业生,12%公司选择海外知名院校招聘;其中国有公司招聘尤其注重学历水平,75%国企有招聘硕士生需求,25%国企有招聘博士生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质生源的硕士生招聘薪酬是普通应届生的2倍。
深思当下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尤其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仍然以传统学术教育为主,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区别甚微,被指责为。其培养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生了偏移,一些学校甚至将其作为一项创收“事业”来办。多数专业型硕士的第一年基础学习采用与了学术型硕士同课程的形式,而第二年以外出实习的放养式教育为主,教育培养的特色化。
但研究生扩招背后,我们更应看到的困局。自2008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就不断增加,尤其是2017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同比增加22.45%,这一年硕士导师的增幅却仅有6%。从全国平均生师比的数量来看,一个导师至少需要指导七个硕士生,还不包括导师需要承担的本科生及博士生的指导工作。甚至有研究表示,一个导师带二叁十个学生是高校正常现象,而一个导师带上百个学生的情况也不稀奇,而这个“百人团”中就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惭叠础的专业硕士生。
对于上述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当考虑将研究生招生扩招的数量与硕士生导师增长的数量相挂钩,研究生教育既要保持数量优势,也应注重质量增长;另一方面,在培养质量上,高校应重视并调整优化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引企入校,将学、研环节与公司的产、用环节相结合,培养专业型研究生所需要的科研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改革也应在扩招趋势的基础上控制规模,因校、因专业而进行研究生招录的增减取舍。
张若梅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研究助理。
Print headline:?Will more mean w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