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薛其坤并不是注定能成为大学领导的。他出生于山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生活非常艰难”,他回忆道。学校经常没有足够的食物,教室很简陋,课本也很短缺。
他考上了大学,但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两次落榜。
他说:“我不是一个天才,也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我十分努力。”他现在领导着11周岁的南方科技大学(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STech)。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是在几年内而不是几个世纪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他也是中国最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之一。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提到薛其坤,称他是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开辟新路的典范;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2013年说薛其坤发表了“中国实验室第一篇有诺贝尔奖价值的物理论文”;2019年,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的最高荣誉。
薛其坤认为自己筚路蓝缕的创业经历以及亲力亲为的领导方式能够激励和激发他的学者同仁和学生。
“他们会想:‘我可以做你这样的事情。我们本质上没什么不同’,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他说。
吸引人才
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40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现在拥有1700多万人口,是中国人口第6多的城市,被称为“中国硅谷”。
在2020年底接任该校校长不久后,他起草了一份对于学校扩展的五年规划。2018年,该校的目标是学生总数不超过1万人。但薛其坤计划将本科生人数从4500人增加到5000人,研究生人数从4500人增加到7000人。他还希望学者人数从600人增加到1000人。这一战略得到了该市市长的认可。鉴于该校已证明自己能够保持质量,市长上月鼓励该校继续发展。
去年11月,中国教育部批准了南方科技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建立一个新联合教育机构的计划。这个位于深圳的中心将提供医学、生物医学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课程。
薛其坤表示,这项合作将有助于加速该校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且该校在3年后将拥有一所校园医院和医学院大楼。
他预计,在大约5年内,该校还将制定进一步的发展计划,在深圳开设第二所规模较小的校园,以容纳大型科学设施。
薛其坤的首要任务是说服顶尖学者选择到南方科技大学做研究和教学。他有两方面策略:一是为顶尖学者提供启动基金,让他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二是直接与潜在的新成员交流。
他表示:“作为校长,我几乎和我们想招募的每一位(学者)都谈过话。”“在很多情况下,年轻的教员说他们很受感动。‘哦,校长跟我谈话了;校长对我的评价很高。’所以他们喜欢这种方式。”
薛其坤估计,大约3/4的新学者将来自海外大学,但其中大多数是在中国出生的学者。
“南方科技大学的第一批教师主要来自国外。这是建立国际伙伴关系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他补充称,教育部部长也明确表示,“不太鼓励”国内的学者流动,这可能会削弱中国一些大学的实力。
弹性
薛其坤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也采取了亲力亲为的方式,定期与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会面,分享想法并提供动力。
他说:“年轻一代需要一位知名教授的鼓励。”“他们可以享受研究和教学,但他们并不是总能知道如何才能成功。”
他还与年轻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童年和早年在学术界的艰难经历。
他说:“我年轻时经历的困难给了我信心,让我能够克服生活或事业上的任何困难。”
薛其坤回忆说,当他还是个初级研究员的时候,他会在实验室从早上7点工作工作到晚上11点,每周工作6天。
“我把我的时间完全投入到研究中,我完全没有生活。这种艰苦并不算什么,简直是小菜一碟,因为我有好的食物,最好的实验室,最好的设备来做最好的研究。”
一些人认为,中国农村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取得成功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劣势。这是薛其坤在领导南科大时想要解决的问题吗?
“情况完全变了,”他说,“30年前,由于发展的不平衡,这很困难……现在有了明显的不同。当然,北京和深圳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学设施和支持,但对于一些像我一样出身的孩子,(机会)已经足以申请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尽管老师可能不是很好,这种情况哪儿都有。”
成功因素
在全球高等教育界,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得益于巨额投资和对学术出版的极端重视,中国在研究方面迅速崛起。很多人都在关注南科大。
在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并列排名第162位,高于两年前的第301至350位区间。薛其坤认为,如果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它将在未来5年内进入前100名。
他补充说,到目前为止,这所大学能迅速成功的决定要素是它所在的城市。
他表示:“深圳非常国际化,是一个高科技中心……而且有财政支持。”“这座城市知道一所优秀大学对它的未来至关重要,所以给予了(很多)支持。”
<榴莲视频>信息速览榴莲视频>
出生地及时间:中国山东省,1963年
学历:山东大学激光物理专业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
共同生活的人:他的妻子
学术偶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是我们“教育领导力”系列的其中一篇,我们将在50周内对50位世界顶尖大学的管理者进行采访,探讨他们如何解决共同战略问题并实施变革。请点击此处阅读本系列文章。
本文由陈露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