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中国想要实现在下半个世纪成为最大国际教育提供者的目标,中国大学必须更好地让海外学生融合到校园中去,并赋予他们践行责任感的自由。
该基于中国大学工作人员在加拿大参访国际教育实践后的见解,强调了中国大陆院校倾向于将国际学生视为“单独的群体”。根据这项研究,这些学生通常不是被各个学术部门录取,而是被一所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录取。该学院“将所有国际学生安置在一个屋檐下”,因此“成为一个大校园中的小校园或独立的系统”。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由于中国学生宿舍不符合 “外国公民临时居住”,国际学生有单独的宿舍。
这项研究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该研究还补充说,中国大学的学生顾问担当着类似于“保姆”的作用,管理与学生有关的所有事务,包括在学习许可到期时提醒留学生以及未在宿舍留宿时联系学生。
在中国的学生通常必须参加大学认为他们能从中受益的计划或活动。一些中国工作人员说,西方大学选择性出勤的方式意味着真正来参与的学生更加投入,而活动议程本身也更加以学生为中心。
该论文认为,如果中国要实现其到2049年成为最受国际学生喜欢的留学目的地的目标(比如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所称的那样),就必须过渡到一种新的国际学生教育模式。在新冠疫情之后,也有分析称东亚将成为国际学生的中心之一,而中国有可能成为英语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
研究表明,中国大学必须转变为“国际学生融合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际学生可以更好地与中国国内同学融合,并从自上而下的“手拉手”方式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放手”方式。
它补充说,这将能使中国扩大国际教育的规模,因为“放手”的管理方法减少了资源消耗,并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发展以及从错误甚至失败中去学习的空间和自由”。
这项研究基于来自中国大陆高校39名员工的看法和观察,他们在中国时全部直接参与了国际学生教育,也在加拿大的大学中参与职业发展计划。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全球学术领导力发展计划的负责人、该论文的合着者刘伟(音译)说,已有一项明确的政府政策来更好地融合国际教育,但是不应完全拒绝现有模式。
他说:“(中国和加拿大)两种学生发展的不同模式基于两种不同文化,而中国对学生的成功承担更多责任的模式有其优势,应予以维持。”
ellie.bothwell@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本文由Liu Jing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